我这种类似创业的生活状态,正式要进入第二年了。国庆放假的第二天,我还是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决定要搬家了,从住了两年的公司隔壁楼,搬去有点远的良渚,和最好的朋友住在一个小区里,过上楼上阳台能看到她家院子的生活。
从我开始工作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住到离公司这么远的地方,以往都是五分钟打车距离内,好像只有足够短的通勤才能证明我的高贡献度+不在通勤路上消耗太多能量。
但我今年明显感觉到住在公司、不社交、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满脑子都是工作,这种状态对我的消耗已经远超过增益了。今年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从单品和单内容,上升到组织、系统、品牌,需要更多抽象和深度思考的状态,而不是在场就够了。最近很多时间花在重新构建自己的能量系统上,包括公司内部的支持系统、机制,也包括对自己生活的调整。
当然还有个思考我觉得是要记录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是在做有效的能量补充,而不是转化成对困难工作的逃避和懈怠。因此对自己状态有效高频的觉察评估也非常重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