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X 罗永浩 访谈笔记
一、关于家庭幸福:
1. 父母爱看书是对孩子而言特别幸运的一件事。
2. 给孩子买东西不提条件,但是可以设置游戏时间。
3. 我和我老婆在一起,我需要她远远超过她需要我。
4. 我老婆从小教育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不允许做任何的斗争,必须维护家庭的利益,从小灌输这些,潜移默化。
5. 身边有些特别早退休的人,好像没那么幸福。
6. 原来我老认为问题都是另外一半的,现在我觉得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问题。
二、关于心态心性
1. 我不会往负面的方向胡思乱想,压力大的时候我在里边找机会。
2. 我们困难的时候往往是我最兴奋的时候。
3. 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
4. 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命运的极限。
三、关于个人提升
1. 一周锻炼3次,但是俯卧撑每天都做150个,早中晚各一组。
2. 我读书比较慢,但是我读得比较认真,一年大概20-30本。
3. 我每天把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把前三个后面的全部删掉。
4. 有本书叫《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我影响很大,把我很多东西系统化。
四、关于企业成功
1. 科技公司的两种组织方式:
1. 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看,全球最成功的组织方式大概分两类。第一类是流程特别严格的公司,因为它们所做的品类非常复杂,需要像木桶理论那样,所有环节都齐备。比如手机、终端、操作系统,这类业务很复杂,像华为、IBM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好。但问题是,这样的公司在做互联网、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就会稍微弱一些,因为它们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并不是特别适配这些领域。
2. 另一类公司就完全不同。中国互联网里收入最高的毫无疑问是腾讯,美国则是谷歌,而且谷歌的利润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这类公司基本不依赖流程,而是依赖更高的人才密度,用一些很简单的工具,比如OKR,把大家连在一起。这样一来,对人才的要求极高,每个人都非常贵。但正因为如此,这类公司在做平台、做巨大创新、做技术研究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你会发现,它们虽然起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在AI上同样做得很好,比如在模型研发上也非常强大。这类企业往往能在新技术和新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不过相反,如果让它们去做复杂硬件,反而会明显弱一些。
2.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大佬,身上有三个共性:1、选得准,大趋势选得准最重要排第一位;2、选得长,接受这个事情很长才能有结果,越短有结果越有问题。长不是坏事,一两年就能有结果的事情,反而是每个人都会随时有人杀入的;(前两点类似于:选择比努力重要、跟时间做朋友、做难而正确的事。)3、极高频率的迭代。
3. 乔布斯:硬件的壁垒只有六个月,软件和系统的壁垒可以拉出三年以上。
4. 很多时候,之所以大家做不同的选择,是因为认知不同,当每个人认知都抛出来的时候,你发现是很容易做相同选择的。
5. 我以前觉得越难的时候,越应该自己死扛,后来发现这是错的。越难的时候,你跟团队(核心管理层)讲得时候,他觉得自己越有价值。
一、关于家庭幸福:
1. 父母爱看书是对孩子而言特别幸运的一件事。
2. 给孩子买东西不提条件,但是可以设置游戏时间。
3. 我和我老婆在一起,我需要她远远超过她需要我。
4. 我老婆从小教育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不允许做任何的斗争,必须维护家庭的利益,从小灌输这些,潜移默化。
5. 身边有些特别早退休的人,好像没那么幸福。
6. 原来我老认为问题都是另外一半的,现在我觉得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问题。
二、关于心态心性
1. 我不会往负面的方向胡思乱想,压力大的时候我在里边找机会。
2. 我们困难的时候往往是我最兴奋的时候。
3. 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
4. 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命运的极限。
三、关于个人提升
1. 一周锻炼3次,但是俯卧撑每天都做150个,早中晚各一组。
2. 我读书比较慢,但是我读得比较认真,一年大概20-30本。
3. 我每天把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把前三个后面的全部删掉。
4. 有本书叫《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我影响很大,把我很多东西系统化。
四、关于企业成功
1. 科技公司的两种组织方式:
1. 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看,全球最成功的组织方式大概分两类。第一类是流程特别严格的公司,因为它们所做的品类非常复杂,需要像木桶理论那样,所有环节都齐备。比如手机、终端、操作系统,这类业务很复杂,像华为、IBM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好。但问题是,这样的公司在做互联网、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就会稍微弱一些,因为它们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并不是特别适配这些领域。
2. 另一类公司就完全不同。中国互联网里收入最高的毫无疑问是腾讯,美国则是谷歌,而且谷歌的利润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这类公司基本不依赖流程,而是依赖更高的人才密度,用一些很简单的工具,比如OKR,把大家连在一起。这样一来,对人才的要求极高,每个人都非常贵。但正因为如此,这类公司在做平台、做巨大创新、做技术研究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你会发现,它们虽然起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在AI上同样做得很好,比如在模型研发上也非常强大。这类企业往往能在新技术和新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不过相反,如果让它们去做复杂硬件,反而会明显弱一些。
2.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大佬,身上有三个共性:1、选得准,大趋势选得准最重要排第一位;2、选得长,接受这个事情很长才能有结果,越短有结果越有问题。长不是坏事,一两年就能有结果的事情,反而是每个人都会随时有人杀入的;(前两点类似于:选择比努力重要、跟时间做朋友、做难而正确的事。)3、极高频率的迭代。
3. 乔布斯:硬件的壁垒只有六个月,软件和系统的壁垒可以拉出三年以上。
4. 很多时候,之所以大家做不同的选择,是因为认知不同,当每个人认知都抛出来的时候,你发现是很容易做相同选择的。
5. 我以前觉得越难的时候,越应该自己死扛,后来发现这是错的。越难的时候,你跟团队(核心管理层)讲得时候,他觉得自己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