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各种副业机会,分享实用的赚钱策略,发现那些隐藏的赚钱宝藏。以及,提高你的认知。
💡 每日更新:
1、实用的副业指南
2、成功案例分析
3、行业专家的独家建议
4、经典语录
🌈 开启你的副业之旅,实现财务自由
内容来源开放平台,个人总结,或搜集整理。
这两周被高频问到的问题是,裸辞后会给自己设立什么目标或KPI吗?

我说,没有,现在就是个大P人的状态,甚至每天干什么都是醒了之后根据当天状态决定。

但刚从职场离开时,我身上确实还有一些KPI/OKR思维的残余,给自己定目标、定计划啥的,然后把自己搞得很焦虑、很累。

后来我意识到,我现在是靠灵感和能量吃饭的,一旦我进入逼着自己做事的状态,获客、成交、交付都有影响。

反而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灵感多、不断获客、用户反馈好,随手写的几百字小作文就能获客几十,内容效率不要太高…

所以不设计划、不干预,臣服于自己的感受,顺势而为就好。
有种在巴厘岛的感觉🤪🤪
成都的雨
就这么不知疲倦的从昨晚下到现在
我群里扣了1又撤回
最终又从自律的dancer变成了蜗居老鼠人
想到我当时报通卡就是盘算着每周能上三节课单价便宜才报的 如今一场雨就把我困在屋里了
说好周一周四羽毛球局因为队友奔丧也搁置一周了
我tamua就想问 我这是自由职业者吗?
我这是孤独患者
适合自由职业的的几个特质:
第一个是对结果负责,用尽一切手段实现目的,自学能力要非常强;
第二个是能自行拆解目标,安排任务;
第三个是有自己的生活秩序,不会过分压榨自己,因为不是向老板交差,所以敢于休息敢于恢复充电,敢于让自己不去做无效努力,不做鸵鸟;
第四个是从事创造性的事情。脱离了职场环境,传统的社会关系,但人是需要连接,需要社会环境的。

自由不是终极追求,自我管理和创造才是。
钱已经被中专和大专的人挣过一个周期了,现在水涨船高了,本科优先,钱也不咋地。

刚刚挂了个候选人的电话,她就是上周甲方offer的人,她中专毕业,39岁,在越南北部工作10年,月薪32k,家是广东的。她的工作背景里有两家是头部公司,足见愿意去海外人很少,国内39岁32k的都没几个。

她跟我说情况:两周前跟HR联系,一两天内都面试结束了,面完当场就定了,又问了我证件护照问题,全部OK,接着谈薪做背调,这个过程花了2天,一开始定薪32k,转头HR又问我30k行不行,又问28k行不行,我说OK,就去审批了,最后审批没有下来,应该是给不了那么多钱;你是第四个联系我的猎头,给一个信息,这个位置估计只能给20k,这家公司利润不高的,建议你找年轻的;不过这类出海公司如果没有当地经验很容易税务出错,会被罚的,很多中资栽坑在这点上。

我问,找工作的原因?
回,6月份离职了,7-8月份在国内;离职原因是公司架构调整,部门和人员大换血,所以走了,背调完全没问题;我感觉现在找工作变得难了,应该是出来工作的人变多了,不像以前那样好找工作了;考了中级,有越南语证。

今年有个中专毕业的脱口秀演员,他说,生活中我们不叫中专叫师傅。今儿我也跟甲方说,去东南亚or中东or非洲的海外财务要么大专,要么三本,今儿遇到一个中专的。中专or大专的人外面哪里工作呢?就我的case而言,国际贸易(采购/供应链/跟单),国际物流,海外财务,他们的薪酬低吗?并没有。他们经常被淘汰吗?今年我挖的大货跟单,推出去的候选人在每家公司都能待三五年,有个在孩之宝待了7年,反斗城也是5年以上,美泰也有5年的,他们40岁左右,月薪30K-40k,学历大专或本科,英语都不差。

再说个工资对比,有个三本的男生,28岁,毕业就驻越南河内,在一家公司待6年,离职的时候年薪总包38万。在国内工作6年月薪达到30k的财务寥寥无几,连头部互联网都开不了。我18年给头部快消外资找北京财务经理,也就35万,左右,当时的大姐姐38岁左右。

最后,驻外有风险,请谨慎,不鼓吹,仅分享。
雷总留给王腾的选择,只剩下2个:
自媒体博主或者创业。
认真请教,大家有心情随收入波动这种情况吗?每天看着进账多多我就😺,单数不多我就🫩

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把收款通知停掉🤡
明天要早起去虎跳峡,此刻在赶工,以及过几天准备背着电脑去雨崩了
赚钱的逻辑就在于提供定制化、高价值的服务,让不同的人支付不同的价格,购买不同的服务。

第一个层次,教他做,提供标准化的课程和培训;

第二个层次,陪他做,提供半定制化的陪跑服务;

第三个层次,帮他做,直接上手帮他做,对结果负责,按照结果分成。
自由职业和上班最大的区别,不是自由,而是职业。

今天跟一个朋友聊。他在职场上遇到些问题,跟我聊自由职业的事情。
我跟他说了几个自由职业一定不能干的事情:

1️⃣ 不要做“计件”的任务。
啥事计件?就是做得多,赚得多。本质上是拿时间换钱,这个类型的工作,跟上班没什么区别。
计件的工作比如:
AI 代写(执行者)、摆地摊、抄书、ppt制作、视频剪辑、业余摄影师……

2️⃣ 不要做“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跟前面类似,也是做得多赚得多,但这个本质是拿劳动换钱。
这种工作还有个特征,就是得大量做事情。
“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比如:
各类无货源电商、矩阵批量做内容。

3️⃣ 不要做没有“积累”和“复利”的事。
自由职业最重要的事放大个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没有积累、没有复利的话,你的价值是不变的,甚至这些事情会消耗自己,让你的价值逐渐降低。

这三件事,本质上都是在“拿时间换钱”,一旦你停下来,收入就归零。
其实这些都不叫自由职业,在以前,这叫打零工。

自由职业要做的,不是出卖时间,而是构建资产。
比如做自媒体,你要构建什么?
1️⃣ 构建你的“影响力”。
影响力,就是你的流量渠道,你的信任背书。你要靠这个赚钱。
2️⃣ 构建你的“知识价值”。
把你的经验、技能,打包成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产品或服务。你要靠这个变现。

还有,自由职业还要放弃“线性思维”。
收入不再是按月结算的工资,可能是三个月没开单,一单吃半年。
要放弃“打工心态”。
没人给你发工资,也没人给你交社保。你就是自己公司的CEO。

所以,做自由职业,不是逃离职场。
整个思维模式、收入模式,全部都要改变。
要构建一个能产生复利的个人事业,当你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举办线下「设计人生工作坊」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出现很久了。

最近一个月它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定,于是趁着在旷野青年实验室,我终于把它以实验的形式落地。

那天晚上结束时已经23:30了,此时的我已经连续两天只睡了3-4小时,但依然毫无困意、精神抖擞,我就知道这个方向,对了!

有点意外的是,工作观&人生观的梳理成了最受欢迎的工具,结果跟我最近展开的用户需求调研结果基本一致。

行啊,那就搞起来,设计人生x疗愈桌游的线上团体工作坊,9月先内测一版(激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