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各种副业机会,分享实用的赚钱策略,发现那些隐藏的赚钱宝藏。以及,提高你的认知。
💡 每日更新:
1、实用的副业指南
2、成功案例分析
3、行业专家的独家建议
4、经典语录
🌈 开启你的副业之旅,实现财务自由
内容来源开放平台,个人总结,或搜集整理。
💡 每日更新:
1、实用的副业指南
2、成功案例分析
3、行业专家的独家建议
4、经典语录
🌈 开启你的副业之旅,实现财务自由
内容来源开放平台,个人总结,或搜集整理。
大专➕英语好一直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就我做的case来说,国际物流or国际贸易的候选人大专占比很高,他们的英语张口就来。
今年年初的case也是的,大专➕英语的IT运维半个月拿到offer,比预算多了1000块,因为他懂粤语老板喜欢就价钱了,而,这个男生自由职业三年了,就这沉浸式Gap还能重回职场。其他两位候选人英语很一般,有一位还是500强大外资背景,谈的被刷的一大原因是,他们不是阿广,不会讲白话。
again,语言就是优势,也是一个筛选机制。
今年年初的case也是的,大专➕英语的IT运维半个月拿到offer,比预算多了1000块,因为他懂粤语老板喜欢就价钱了,而,这个男生自由职业三年了,就这沉浸式Gap还能重回职场。其他两位候选人英语很一般,有一位还是500强大外资背景,谈的被刷的一大原因是,他们不是阿广,不会讲白话。
again,语言就是优势,也是一个筛选机制。
和一个创业者朋友聊到创业者的四个段位:
1、 带团队拿到结果,给团队分钱。
2、 持续带团队拿到结果,持续给团队分钱。
3、 过程中,让核心管理层越来越强,甚至独立出去创业也能成,但是他们还愿意跟你干。
4、 公司没有你了,上面的问题还都能解决。
第四个段位,国内除了段永平,还有谁做到了吗?
1、 带团队拿到结果,给团队分钱。
2、 持续带团队拿到结果,持续给团队分钱。
3、 过程中,让核心管理层越来越强,甚至独立出去创业也能成,但是他们还愿意跟你干。
4、 公司没有你了,上面的问题还都能解决。
第四个段位,国内除了段永平,还有谁做到了吗?
人在锦州,但已累瘫。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踏上东北的土地了(北大湖滑雪那次不算,机场直达雪场,啥感受没有),都没时间感叹一下。
上周回家办回门宴见朋友,还拼死拼活给一个会议做了 32 张海报和展板设计,一天也没闲着。昨天赶回北京,连夜收拾东西,今天忙活了一上午工作,直接出发又开了四五百公里。虽然不是我开车,坐车也没闲着,做了个马克杯设计,到酒店又改稿子,脑瓜子嗡嗡的…还欠着一个视频剪辑_(:з」∠)_
哎,谁让我选了这么个生活方式呢,边玩边工作,看着爽吧,累起来也真是没脾气😮💨不是抱怨,整体还是爽的,但也需要对自己吐槽。
话说回来,锦州的烤串还是好吃的,吃得晕肉了🍢
上周回家办回门宴见朋友,还拼死拼活给一个会议做了 32 张海报和展板设计,一天也没闲着。昨天赶回北京,连夜收拾东西,今天忙活了一上午工作,直接出发又开了四五百公里。虽然不是我开车,坐车也没闲着,做了个马克杯设计,到酒店又改稿子,脑瓜子嗡嗡的…还欠着一个视频剪辑_(:з」∠)_
哎,谁让我选了这么个生活方式呢,边玩边工作,看着爽吧,累起来也真是没脾气😮💨不是抱怨,整体还是爽的,但也需要对自己吐槽。
话说回来,锦州的烤串还是好吃的,吃得晕肉了🍢
昨天聊了一个浙大毕业三年的女生,俄语专业,她说不想外派了,直只找国内机会,目前接了两个offer(都是大公司),钱不多。
但是!找她的更多的是外派或者出差俄语区,给钱多。我大概跟她聊了十几分钟,给了建议,加了好友保持联系。她说,姐姐,英语好的要吗?有几个朋友找工作。我回,暂时不需要,目前是法语,西语,俄语招人。(我没说英语好不行,注意审题)
从21年开始,三语的华裔也开始吃香了,不管是越南,印尼,马来,米兰,西班牙,法语等。
这个视频也分享了信息,小语种的同学都接到offer了,未来的趋势就是:专业+语言+海外。这个跟我之前的预测一样,跟招聘事实一致。
《因为赚钱,所以认知才高;而不是认知高了才赚钱》
我现在不太认同,人是先有高认知,然后再赚大钱这个路径了
也不是说这个说法有错,但我看见的这些案例,总是告诉我,这个人是先碰见了一个能赚大钱的事儿,然后才开始认知猛涨
比如你选一个天花板很低的品类去干淘宝,你每天遇到的事儿就同行互坑、顾客售后,这个时候谈认知增长毫无意义
但是在一个增长的行业里,在一个赚钱的生意里,适实的正反馈会让适度勤奋、有点小聪明的人,快速进步
我现在不太认同,人是先有高认知,然后再赚大钱这个路径了
也不是说这个说法有错,但我看见的这些案例,总是告诉我,这个人是先碰见了一个能赚大钱的事儿,然后才开始认知猛涨
比如你选一个天花板很低的品类去干淘宝,你每天遇到的事儿就同行互坑、顾客售后,这个时候谈认知增长毫无意义
但是在一个增长的行业里,在一个赚钱的生意里,适实的正反馈会让适度勤奋、有点小聪明的人,快速进步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iPhone 17 系列的双卡双待,指的是一个实体 sim 卡 + 一个 esim 卡
对于单卡用户而言,如果购买了港版的 iPhone 17 系列
可以在大陆使用实体 sim 卡,在海外使用 esim,同时还可以解锁 Apple Intelligence
这就算是大陆 iPhone 用户的最佳解决方案了
但是我平时就需要用双卡,购买了港版的 iPhone 之后在大陆我用不了香港的 esim,第二张卡就只能拔出来了
对于单卡用户而言,如果购买了港版的 iPhone 17 系列
可以在大陆使用实体 sim 卡,在海外使用 esim,同时还可以解锁 Apple Intelligence
这就算是大陆 iPhone 用户的最佳解决方案了
但是我平时就需要用双卡,购买了港版的 iPhone 之后在大陆我用不了香港的 esim,第二张卡就只能拔出来了
今天没事,跑到兼职的公司找领导谈心,跟她说了昨天接到友商挖人的事,大姐说张工也接到了,不过他在电话里没我那么礼貌,直接把对方人事给骂了一顿。
我立马打电话给张工,
“别人点你是给你脸,你不出台也不能骂人啊?”我跟张工打趣
“换你你比我脾气还大,你知道他给我开多少钱不?月薪5000+五险一金”
“怎么你比我还少500?他给我开的5500啊!肯定是看到你相片觉得你身体虚,给少点你也会做。”
跟领导假模假式汇报了一下这个月上旬的工作进度和下个月的任务目标,大姐嫌我烦问我明天有时间没,她谈了个新项目给别人做她不放心给我做,南边奥莱要开一家新店但机器买的公司的旧机器今天晚上会送到要我明天去安装和清洗,2000走现金,预付。
我说你给我1500就行,其他的给办公室的姐姐们买零时吧!我平时也来的少
我立马打电话给张工,
“别人点你是给你脸,你不出台也不能骂人啊?”我跟张工打趣
“换你你比我脾气还大,你知道他给我开多少钱不?月薪5000+五险一金”
“怎么你比我还少500?他给我开的5500啊!肯定是看到你相片觉得你身体虚,给少点你也会做。”
跟领导假模假式汇报了一下这个月上旬的工作进度和下个月的任务目标,大姐嫌我烦问我明天有时间没,她谈了个新项目给别人做她不放心给我做,南边奥莱要开一家新店但机器买的公司的旧机器今天晚上会送到要我明天去安装和清洗,2000走现金,预付。
我说你给我1500就行,其他的给办公室的姐姐们买零时吧!我平时也来的少
不上班好多年了
头一年还做个自媒体,保一下收入
后面干脆自由到 懒到自媒体都不想做
这么多年确实也还 ok
但最近意识到
想要当位更快乐的自由职业者
还得是自媒体啊🤙
想捡起来,但又不知道做啥领域,纠结
慢慢找吧~(ง•̀_•́)ง
头一年还做个自媒体,保一下收入
后面干脆自由到 懒到自媒体都不想做
这么多年确实也还 ok
但最近意识到
想要当位更快乐的自由职业者
还得是自媒体啊🤙
想捡起来,但又不知道做啥领域,纠结
慢慢找吧~(ง•̀_•́)ง
今天跟我一个前前前前前同事打了电话,当年我还在深圳的时候,跟她关系特别好,下班经常去她住的地方一起做饭吃,跟她一起睡一个床聊天聊到大半夜。我们都是潮汕女孩,就蛮聊得来的,当时还有另外一位姐姐,是湖北人,三个人经常一起玩。
她跟我说她已经在家呆了3年了,22年被当时的老板折磨,患上了中度抑郁症,从23年开始就没有去上班了直到现在。然后我问她这三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她说第一年就是玩,第二年才开始想要做点什么,然后发现她男朋友在玩的4D模型需要用到螺丝钉,一开始是把她男朋友用剩的螺丝钉拿去闲鱼卖,后面慢慢自己去工厂拿货,在闲鱼和拼多多开了卖各种型号的螺丝钉的小店,现在一天也有百来单,一天收入小几百,基本能够支撑她在深圳的生活。我笑她这个赛道非常精细,她说三年前她也没想到自己会买螺丝钉。
她非常坚定地支持我不要再回到职场去,她说所有人最终的出路都是自己出来找一点事情做,只是这个事情是大还是小而已,早出来就早进入另外一条河,也就能比别人更早地累积经验,早日实现职业自由。
她现在跟她男朋友两个在深圳生活,两个人都是自由职业,收入就是刚刚好维持生活,我们都一致地表示,不上班也不需要太多社交的生活,其实成本真的非常非常低,很多人害怕没有工作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其实生活本身的成本真的不高。以及我们也一致地认为,职场真的害人不浅(两个被折磨到抑郁症的人),真的不能再把自己送进去了。
她说她的小店也是经过半年基本没有生意之后,才慢慢有起色的,她劝我不要着急,再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过一种缓慢耕耘,耐心等待开花结果的生活。
嗯,好的。
她跟我说她已经在家呆了3年了,22年被当时的老板折磨,患上了中度抑郁症,从23年开始就没有去上班了直到现在。然后我问她这三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她说第一年就是玩,第二年才开始想要做点什么,然后发现她男朋友在玩的4D模型需要用到螺丝钉,一开始是把她男朋友用剩的螺丝钉拿去闲鱼卖,后面慢慢自己去工厂拿货,在闲鱼和拼多多开了卖各种型号的螺丝钉的小店,现在一天也有百来单,一天收入小几百,基本能够支撑她在深圳的生活。我笑她这个赛道非常精细,她说三年前她也没想到自己会买螺丝钉。
她非常坚定地支持我不要再回到职场去,她说所有人最终的出路都是自己出来找一点事情做,只是这个事情是大还是小而已,早出来就早进入另外一条河,也就能比别人更早地累积经验,早日实现职业自由。
她现在跟她男朋友两个在深圳生活,两个人都是自由职业,收入就是刚刚好维持生活,我们都一致地表示,不上班也不需要太多社交的生活,其实成本真的非常非常低,很多人害怕没有工作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其实生活本身的成本真的不高。以及我们也一致地认为,职场真的害人不浅(两个被折磨到抑郁症的人),真的不能再把自己送进去了。
她说她的小店也是经过半年基本没有生意之后,才慢慢有起色的,她劝我不要着急,再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过一种缓慢耕耘,耐心等待开花结果的生活。
嗯,好的。
“全职创业”是个伪命题。
当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的时候,真的有精力有心情去做一个好产品吗?“裸辞”听起来很酷,但在没有任何规划的时候就贸然辞职真的是一种成熟且负责的表现吗?是否最后还是靠家人或者朋友来托底?
我认为比较健康的创业方式是有一份WLB的工作,业余时间捣鼓side project,有一定起色后再考虑全职。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让创业者不用为生活焦虑,全身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情,也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社会身份,不用承担“all in”的巨大压力,能够更松弛地创作。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APPLE,乔布斯那么疯狂的人一开始也只是兼职,等接到大额订单后才考虑全职。
另一种情况是有一定存款,光是靠利息就可以支付日常开销,known as“fxxk you money”。那么你认为多少存款可以任性地裸辞创业呢?
当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的时候,真的有精力有心情去做一个好产品吗?“裸辞”听起来很酷,但在没有任何规划的时候就贸然辞职真的是一种成熟且负责的表现吗?是否最后还是靠家人或者朋友来托底?
我认为比较健康的创业方式是有一份WLB的工作,业余时间捣鼓side project,有一定起色后再考虑全职。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让创业者不用为生活焦虑,全身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情,也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社会身份,不用承担“all in”的巨大压力,能够更松弛地创作。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APPLE,乔布斯那么疯狂的人一开始也只是兼职,等接到大额订单后才考虑全职。
另一种情况是有一定存款,光是靠利息就可以支付日常开销,known as“fxxk you money”。那么你认为多少存款可以任性地裸辞创业呢?
有一个关于赚100万的说法,是把500块的东西卖2000份,这个说法乍一看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细一分析,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系统性工程。
第一个,这里讲的是赚到100万,不是100万营业额,所以如果你想实现卖500块的产品,2000份就要能赚100万,意味着收入就得是利润。
这样的产品存在吗?存在。
虚拟产品,知识付费,课程,咨询陪跑等等,但是这样的产品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转化率,那如果不是这类型的产品,是实物产品,是有成本的,比如500块的衣服,成本可能就得两三百,看似营收很高,但是结合退货率以及投流等等,最后别说一百万了,在今天的市场行情下,你如果只是卖两千份,能不亏就算很好了,做电商的老板最有发言权,有电商老板可以留言说说看。
第二个,客单价的问题,500块的东西,在有些人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高价,但是在互联网上,500块的东西,其实真的不是那么好卖的,你想想你平时买过的哪些产品是超过500块的,其实真的屈指可数,而那些超过500的,你会随随便便就下单吗?
你是不是会经过大量对比,权衡,才最终选择一个看起来还算是靠谱的商家;
第三个,转化率的问题,如果是虚拟产品,一个客单价500块的东西要卖出去,就算转化率3%,要知道这个客单价的产品,3%的转化率其实已经很高了,大部分可能1%都没有,真正搞过流量的人就应该会知道的,要卖2000份,按这个转化率倒推过去,意味着你起码要有6.6万的潜在目标客户,获得6万多个意向客户,才可能转化2000单,而你要获得6万个目标客户,怎么着也得有大好几百万的泛流量吧?
而且你还得设计好一整套的公域和私域的转化系统,这里面更关键的,你在前端还要有做内容的能力,能做内容才能有流量,不然你连客户都没有,过程中你可能还得配合上直播,如果你不懂内容不懂直播,别说500客单的产品了,你连9.9都卖不出去。
但是你要做短视频,做直播,做获客转化交付,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你是不是得请团队,所以成本又增加了,过程中可能还得涉及投流推广,场地租金,人员流动,等等。
所以这事你说简单吗?我觉得一点都不简单。所以把一个500块的产品,卖2000份,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个系统性工程。
第一个,这里讲的是赚到100万,不是100万营业额,所以如果你想实现卖500块的产品,2000份就要能赚100万,意味着收入就得是利润。
这样的产品存在吗?存在。
虚拟产品,知识付费,课程,咨询陪跑等等,但是这样的产品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转化率,那如果不是这类型的产品,是实物产品,是有成本的,比如500块的衣服,成本可能就得两三百,看似营收很高,但是结合退货率以及投流等等,最后别说一百万了,在今天的市场行情下,你如果只是卖两千份,能不亏就算很好了,做电商的老板最有发言权,有电商老板可以留言说说看。
第二个,客单价的问题,500块的东西,在有些人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高价,但是在互联网上,500块的东西,其实真的不是那么好卖的,你想想你平时买过的哪些产品是超过500块的,其实真的屈指可数,而那些超过500的,你会随随便便就下单吗?
你是不是会经过大量对比,权衡,才最终选择一个看起来还算是靠谱的商家;
第三个,转化率的问题,如果是虚拟产品,一个客单价500块的东西要卖出去,就算转化率3%,要知道这个客单价的产品,3%的转化率其实已经很高了,大部分可能1%都没有,真正搞过流量的人就应该会知道的,要卖2000份,按这个转化率倒推过去,意味着你起码要有6.6万的潜在目标客户,获得6万多个意向客户,才可能转化2000单,而你要获得6万个目标客户,怎么着也得有大好几百万的泛流量吧?
而且你还得设计好一整套的公域和私域的转化系统,这里面更关键的,你在前端还要有做内容的能力,能做内容才能有流量,不然你连客户都没有,过程中你可能还得配合上直播,如果你不懂内容不懂直播,别说500客单的产品了,你连9.9都卖不出去。
但是你要做短视频,做直播,做获客转化交付,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你是不是得请团队,所以成本又增加了,过程中可能还得涉及投流推广,场地租金,人员流动,等等。
所以这事你说简单吗?我觉得一点都不简单。所以把一个500块的产品,卖2000份,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个系统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