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各种副业机会,分享实用的赚钱策略,发现那些隐藏的赚钱宝藏。以及,提高你的认知。
💡 每日更新:
1、实用的副业指南
2、成功案例分析
3、行业专家的独家建议
4、经典语录
🌈 开启你的副业之旅,实现财务自由
内容来源开放平台,个人总结,或搜集整理。
200块启动千万级市场的的睡眠赛道

如果你是30+的稳定职场女性,不知道做什么自媒体赛道,就直接选择睡眠类目,一个人也能跑到千万体量:

不要想着囤货开工厂;也不要担心露脸拍视频;更不要一上来就投广告,烧钱拉流量。你要做的是:

1.买助眠枕头、香薰精油、艾草眼罩、穴位贴、泡脚粉这些小产品,控制在200元以内

2.如果你是常年失眠多梦的,就分享如何用艾草眼罩、穴位按摩来改善入睡

3.如果你是高压打工人,就拍泡脚、芳香助眠的实操分享,因为大多数上班族焦虑难入睡

4.普通版:泡脚+香薰助眠
进阶版:睡前冥想+穴位按摩;
ProMax版:可以露脸的情况下,带大家做10分钟睡前舒缓操+冥想引导,直接拉粉丝粘性

5.看3本书:《睡眠革命》《为什么要睡觉》《黄帝内经·养神篇》,形成理论支撑

6.切一个细分需求,比如「不吃药自然助眠」「失眠人群专属舒缓方法」「上班族减压睡眠方案」

持续更新,每周3-5篇,开通一个小红书店铺,把你的产品也挂上去

49元艾草眼罩,卖出12w单,营收588w+;
139元助眠香薰套装,卖出8.6w单,营收1195w+;
89元泡脚助眠粉,卖出9.4w单,营收836w+。

这个赛道的消费群体太大:失眠的年轻人、焦虑的中年人、养生的老年人,男女都买,且买睡眠产品时不会特别比价,而是跟着「人」买——喜欢你,就顺手带走你推荐的眼罩、香薰、泡脚粉。

启动副业,你不用研究复杂供应链,不要想着开工厂囤货。当你有了流量之后,厂家会主动找上门。
你只要做「渠道」这一环,把粉丝的需求和厂家的产品对接起来,佣金25%-50%,粉丝越多,佣金越高。

记住,现在缺的不是货物,缺的是懂得讲解、能把东西卖出去的人。想赚钱,就成为这样的人。
昨儿跟浙大俄语专业的女生聊天还有一个点可以聊,那就是,学历。国内求职卡学历是事实,985/211,双一流,硕士才有上岗资格。但是,海外不需要!这个女生也分享了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发现在国内总是被卡硕士,但她已经是浙大的了。在外蒙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学历都一般,本科足矣,回来求职在学历上很被动,很自卑。

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根本不是硕士好找工作,而是因为本科太多了,硕士也越来越多了,都是7000-8000的工作,能用硕士为什么不用呢?特别是不缺求职者的大公司。

现在都去读博也是一个意思,盲目和惯性而已,根本不是因为博士更有价值,更不是因为热爱科研做学术。如同我关注的一个博主说的一样,他说,他那个年代都是拿奖学金才去读博的,没几个人自费读博,而且,读过研的基本都放弃读博了,太难了,读博带来的抑郁焦虑精神创伤从来都被避而不谈。

卷学历不值得,大家都清楚,习惯自我蒙蔽而已。

对了,前儿又在另一个博主那里听来一个观点,深以为然,为什么总是把一个人逆袭的故事归到学历提升上?人生和这世道真的只有学历高才配写吗?学历高才能成功吗?人才有价值吗?才配说话吗?呸!不是!很多电影电视也喜欢这样写,什么他以前中专,大专,本科,起点低,后来奋起直追读到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最后赢得了美女,上市,别野!这种故事你信吗?总感觉这种故事是招生办写的,缺生源和学费了一样。如果不是改革开放需要人力资源,本科也可以是一托答辩,根本不是学历决定暴富,挂胡润,决定人生!

另外,我没说读书无用,我也没说学历是一托答辩,注意审题!评论区有降智发言,我骂死你!
拍综艺真的累,终于杀青了!
大专英语好一直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就我做的case来说,国际物流or国际贸易的候选人大专占比很高,他们的英语张口就来。

今年年初的case也是的,大专英语的IT运维半个月拿到offer,比预算多了1000块,因为他懂粤语老板喜欢就价钱了,而,这个男生自由职业三年了,就这沉浸式Gap还能重回职场。其他两位候选人英语很一般,有一位还是500强大外资背景,谈的被刷的一大原因是,他们不是阿广,不会讲白话。

again,语言就是优势,也是一个筛选机制。
和一个创业者朋友聊到创业者的四个段位:

1、 带团队拿到结果,给团队分钱。
2、 持续带团队拿到结果,持续给团队分钱。
3、 过程中,让核心管理层越来越强,甚至独立出去创业也能成,但是他们还愿意跟你干。
4、 公司没有你了,上面的问题还都能解决。

第四个段位,国内除了段永平,还有谁做到了吗?
人在锦州,但已累瘫。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踏上东北的土地了(北大湖滑雪那次不算,机场直达雪场,啥感受没有),都没时间感叹一下。
上周回家办回门宴见朋友,还拼死拼活给一个会议做了 32 张海报和展板设计,一天也没闲着。昨天赶回北京,连夜收拾东西,今天忙活了一上午工作,直接出发又开了四五百公里。虽然不是我开车,坐车也没闲着,做了个马克杯设计,到酒店又改稿子,脑瓜子嗡嗡的…还欠着一个视频剪辑_(:з」∠)_
哎,谁让我选了这么个生活方式呢,边玩边工作,看着爽吧,累起来也真是没脾气😮‍💨不是抱怨,整体还是爽的,但也需要对自己吐槽。
话说回来,锦州的烤串还是好吃的,吃得晕肉了🍢
正美美休息呢,接到一个电话说对方是hr😤太扫兴了!赶紧把各招聘软件上自己的信息改为“hdbdbdhdh”类似乱码
打卡雪山下工位
今年秋招出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 小红书

昨天聊了一个浙大毕业三年的女生,俄语专业,她说不想外派了,直只找国内机会,目前接了两个offer(都是大公司),钱不多。

但是!找她的更多的是外派或者出差俄语区,给钱多。我大概跟她聊了十几分钟,给了建议,加了好友保持联系。她说,姐姐,英语好的要吗?有几个朋友找工作。我回,暂时不需要,目前是法语,西语,俄语招人。(我没说英语好不行,注意审题)

从21年开始,三语的华裔也开始吃香了,不管是越南,印尼,马来,米兰,西班牙,法语等。

这个视频也分享了信息,小语种的同学都接到offer了,未来的趋势就是:专业+语言+海外。这个跟我之前的预测一样,跟招聘事实一致。
华与华兄弟两人的搭配组合,不考虑两人是亲兄弟这点,仅从性格和能力模型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创始人团队互补模式。
【心流公园】新节目录制完毕
复更倒计时📅
敬请期待😊
下次面试把招财写进简历里
离职之后前司业绩整体下滑,兼职公司的大项目一茬接着一茬。
😌😌😌我是吉祥物
《因为赚钱,所以认知才高;而不是认知高了才赚钱》

我现在不太认同,人是先有高认知,然后再赚大钱这个路径了

也不是说这个说法有错,但我看见的这些案例,总是告诉我,这个人是先碰见了一个能赚大钱的事儿,然后才开始认知猛涨

比如你选一个天花板很低的品类去干淘宝,你每天遇到的事儿就同行互坑、顾客售后,这个时候谈认知增长毫无意义

但是在一个增长的行业里,在一个赚钱的生意里,适实的正反馈会让适度勤奋、有点小聪明的人,快速进步
过分关注自己和过分关注外界是同一件事,时间长了都容易生病。
Back to Top